2025/7/8(二) 關稅公佈!台灣逃過了?日韓談判膠著 美股見轉折?【早晨財經速解讀】
節目金句
- 「基本上絕對稅率是不重要的,相對稅率才是重要的,痛苦是比較來的嘛!只要我們能夠確保比日韓稍微低一些,基本上產業就有競爭力了。」
-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就是在 10 年前,其次是現在。」
- 「生命中大多數的收益,都是來自於短期痛苦,這樣子你才能夠在長期當中去得到回報。你熊市不滿倉,牛市其實跟你一點關係都沒有。」
- 「真正好的公司,真正大盤呢,本來就會有回撤,好的投資人衡量更多的是基本面好不好,基本面沒問題的,當然是價格低於預期就開始買入,這就是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思維嗎?」
- 「投資更重要的是認清自己的目標和邏輯,而並不是被短期的熱點和別人的故事牽著走。」
Mind Map
三句話總結
- 川普政府向多國發出新關稅信函,對日韓商品課徵 25% 關稅,全球貿易戰升溫,各國獲得至 8/1 的談判緩衝期。
- 多數國家因市場開放問題陷入僵局,但美方強調談判有進展者如歐盟與台灣,有望獲得豁免或較低關稅。
- 雖短期市場承壓,皓哥認為是價值投資者低接良機,並強調相對稅率對產業競爭力的重要性。
投資建議
- 關鍵在相對稅率:在關稅談判中,絕對稅率不重要,相對稅率才是關鍵,只要能確保比競爭對手 (如日韓) 的稅率低,產業就仍具競爭力。
- 尊重個人投資策略:無論採用價值投資、景氣循環或長期投資,應依據自身判斷決定進場時機。
- 長期投資思維:市場有利空或大跌時,應勇敢買進,因為美股長期向上,1991 至 2024 年間,美股資產成長約 11 倍,且數據顯示股市回報遠高於債券或現金。
- 認清目標與邏輯:投資應專注於自身目標和核心投資思想,不應被短期熱點或他人的故事牽著走。
- 規避川普政策風險:不應將投資完全建立在川普政策預期上,須建立風險因應機制。
- 關注基本面:真正優質的公司即使遭遇回測,只要基本面穩固,價格低於預期就是買點。
關稅政策
- 川普對多國發出加稅信函,日韓商品被課以 25% 關稅。
- 新關稅自 7/9 起實施,至 8/1 美方歡迎持續談判。
- 僵局在於各國是否願意像越南一樣全面開放市場。
- 使用類似的信件寄給各國領導人,措辭強硬,若報復,美方將在 25% 基礎上再加徵。
各國關稅稅率變化
- 孟加拉 35% (原 37%)、波士尼亞 30% (原 35%)、柬埔寨 36% (原 49%)、日本 25% (原 24%)、哈薩克 25% (原 27%)、寮國 40% (原 48%)、馬來西亞 25% (原 24%)、緬甸 40% (原 44%)、
- 印尼:維持 32%,部分 25% (原 28%)。
- 塞爾維亞、南非、南韓:保持 25%。
- 泰國:36%。
- 越南:20% (原 46%),成為目前主要貿易經濟體中最低的關稅稅率。
未公佈名單國家
- 表示談判進度佳,協議可能即將達成。
- 歐盟:
- 目前處於待定,預計川普不會發出高額關稅,並正努力爭取豁免,目標是最多課徵 10% 的基本關稅。
- 歐盟已在特定項目如飛機、醫療設備和烈酒上顯著讓步。
- 加拿大:當時並未明確宣布稅率,因受北美貿易協定規則綁定,目前仍在談判中,可能要到 2026 年才重新談。
- 英國:已談妥,稅率為 10%。
- 台灣:
- 並未在川普本次公佈的關稅名單中,可能暗示談判進度超前,有望達成協議。
- 雖然 04/02 曾宣布台灣的稅率為 30%,但目前仍處於待定狀態,尚未宣布具體關稅。
美日、美韓關稅
- 高關稅原因:日韓被課 25% 關稅,可能因談判僵局,拒絕全面開放市場。
- 貿易逆差擴大:美國對日本、南韓的貿易逆差在過去幾個月仍在擴大。
- 對日本:每年約 200-300 億美元
- 對南韓:2024 年擴大到高點,2025 年仍大幅逆差。
- 美國要求日本:
- 降低汽車關稅:由 25% 降至 10–15%,並開放日本國內汽車市場。
- 涵蓋汽車認證、電動車補助、稻米流通、牛豬肉關稅、食品標示、保險市場等議題。
- 美國要求南韓:
- 數位貿易障礙嚴重 (如 Google Map、Uber 受限)。
- 南韓希望避免關稅生效,但李在民上任後,談判進度歸零,需重新來過。
全球化趨勢
- 額外關稅:
- 川普表示將對選擇靠攏金磚國家反美政策的國家,額外徵收 10% 關稅,以阻止金磚國家在中東和非洲勢力擴大,並要求與美方連結度高的國家離開金磚國家陣營。
- 金磚國家崛起:
- 金磚國家在全球名目 GDP 佔比緩步上升,1980 年代 < 10% 上升至 25%,預計 2029 年持續增長,其中中國貢獻最大,其次是印度、巴西、俄羅斯和南非。
- 財星雜誌預測:全球將分裂成以美國、歐盟和中國為首的三大貿易集團。
- 美國陣營:國家最多,但形式複雜,內部易生猜忌。
- 中國陣營:中國、俄羅斯、白俄羅斯、印尼、泰國、越南、馬來西亞等,這些國家需在來自美國的客戶與來自中國的半成品和技術授權之間取得平衡。
- 歐盟陣營:隔岸觀火,但也需出資。
- 去中化/供應鏈撤離加速:
- 蘋果:自 2018 年起轉移產能,85% 組裝仍在中國,川普要求 3 個月內加速撤離,富士康等正轉往印度以避開風險。
美國市場
美股 (07/07 ET)
- 道瓊 -0.94% (44,406)、標普 -0.79% (6,229)、納指 -0.92% (20,412)、費半 -1.88% (5,541)
- 短期賣壓:
- 日韓股市開盤顯著受賣壓影響,美股四大指數亦下跌,屬於單一天的反應。
- 關稅版本較 4/2 公布時「溫和」。
- 談判空間:
- 市場仍期待 8/1 前仍有進一步談判空間,認為美方並非要「逼死」各國,而是要「榨乾最後一滴油」。
- 技術性回檔:
- 標普 500 指數逼近 6,300 點,5、6、7 月整體漲幅乖離已高,即便沒有關稅戰和利空釋出,市場本來就該進行均值回檔。
- 漲幅集中:
- 今年上漲集中於少數權值股:Meta +23%、微軟 +20%、輝達 +20%,這些股票大幅跑贏大盤。
- Google、蘋果 -5~-15%、特斯拉 -28%
台灣市場
對美談判僵局
- 台灣在美國貿易比重達 3.6%,具一定重要性。
- 美豬美牛:
- 台灣不願撤銷對於美豬美牛的非關稅貿易壁壘,如加工食品需標示原產地。
- 可能涉及政府對食品安全的社會運動的擔憂,以及老年人對美豬美牛的疑慮。
- 美國汽車關稅:
- 不願大幅調降對美車進口關稅,建議以降低汽車貨物稅作為補償,但遭到美方拒絕。
- 汽車關稅是為保護國產車:降低汽車關稅會直接衝擊國產車,而降低貨物稅則能維持所有汽車之間的相對價格。
- 今年上半年,整體車市低迷,外商品牌與進口車銷量下滑逾 25%–29%。
- 目前看來談判進度不差,貨物稅看來降定了
- 但美方是否接受「不降關稅、只降貨物稅」仍待觀察,8/1 期限仍有可能延長。
- 皓哥預期:台灣稅率必 < 30%。
- 近期升值幅度近 13%,若再課 20% 關稅,壓力恐超越日韓。
- 若日韓卡在 25%,台灣的稅率必須遠低於日韓,才能在台幣升值的前提下確保整體競爭優勢。
- 即使僅課 10–15%,疊加匯率因素已形成不小壓力。
皓哥笑話
18:15 黑金
- 前兩天我才看那《黑金》在 61 台還是 64 台。
- 那不是有一幕,那個談判就馬自達的車遲到以後,有一幕是大家要求那個周朝先、周董再讓一點利出來嘛,要不然你自己獨吞。
- 那周朝先說什麼?他說:「哈哈,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我突然都覺得你們長得很美,像美人、像美國人、像美國人,這麼懂得談判。」
- 所以他當時就知道美國人很會談判,看起來吃定我們了。
28:29 隔壁老王
- 老公有一天就有點懷疑地問老婆
- 「哎,老婆,你有沒有找過隔壁老王做那件事情?」
- 我老婆馬上講:「沒有!」
- 老公:「說真的,你為什麼不找他?你是怕我知道嗎?」
- 老婆說:「誰稀罕他?他體力這麼差,還不如你呢!」
- 所以他還不如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