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7/17(四) 川普槓鮑爾 美債心先涼?川普放手晶片外交 美中能和緩?【早晨財經速解讀】
節目金句
- 「有時候沒什麼事,真的不如好好抱著就好。」
- 「你拼命追尋的東西,你把它好好的抱在手上,其實能夠獲得的報酬就已經差不多。到手一看,可能跟你一直以來持續擁有的方式不會有太大區別。而如果你得失心很重,一個接一個換,那你發現最終好像落得一場空。」
Mind Map
三句話總結
- 美股續創新高,輝達領漲,債券市場面臨賣壓,市場擔心聯準會獨立性受川普干預。
- 川普關稅與驅逐非法移民影響通膨預期及薪資增長,政府同步推動製造業回流。
- 經濟數據顯示通膨壓力減緩,但薪資通膨恐因移民政策延續。
投資建議
- AI 行情可能持續,輝達為關鍵推手,其 GPU 前景將決定多頭能走多遠。
- 觀察蘋果、特斯拉能否追上 AI 領頭羊表現。
- 在景氣擴張週期中,面對中期回檔,抱住資產可能優於短進短出。
- 持續觀察景氣指標是否有轉向的跡象。
美中貿易局勢和緩
- 市場預估美中協議簽成,可能形成庫存壓力,進而引發通縮循環。
- 美國大幅放寬 AI 晶片對陸出口管制,讓中國企業依賴輝達等技術,以制衡華為。
- 將 AI 晶片出口與稀土談判掛鉤,形成「晶片外交」。
-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中國穿唐裝,稱中國 AI 模型達世界水準,被視為川普顯著授權晶片外交。
- 稀土監管適度放鬆,短期內壓低美國通膨預期,但美國仍決心建立本土稀土產業鏈。
美國市場
美股 (07/16 ET)
- 道瓊 +0.53% (44,254)、標普 +0.32% (6,263)、納指 +0.25% (20,730)、費半 -0.39% (5,696)
- 納指:持續創新高。
- 市場一度預期川普於 08/31 前撤換鮑爾,導致債券市場賣壓,但川普隨後否認,標普、納指持續走高。
- 華爾街:先下調,後上調標普年終目標價,源於川普關稅政策突變。
- 高盛報告:標普的年終目標價與實際值之間,經常出現 2,000-3,000 點的差距。
- 美國企業盈餘修正指數:2025 年原本高速縮窄,市場普遍認為 EPS 會越來越差,但在今年 4 ㄏ,當關稅戰真的開打後,盈餘修正指數卻大幅向上。
- 這導致花旗驚奇指標顯示,市場情緒又開始轉為樂觀。
- 總體而言,川普的政策 (特別是關稅) 導致華爾街在短時間內需要不斷重新撰寫報告並調整他們對市場的預期和目標價。
- AI 行情已持續至 2025 年,這在過去較為罕見,可能代表 AI 有改變人類生產力週期的潛力。
- 七巨頭尚未一起創新高,僅少數權值股帶動指數攀升。
輝達
- 輝達是目前拉動美股的重要原因。
- 市值 > 微軟、蘋果,也 > Meta + Alphabet,甚至接近 Costco + 沃爾瑪 + Amazon 合計水準
- AI 行情能走多遠,端視輝達 GPU 展望與股價攻勢。
蘋果
- 今年股價相對疲憊。
- Q2 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年增僅 1%,蘋果手機銷量也面臨挑戰。
- 上半年 iPhone 16 銷售數據不錯,但市場對 iPhone 17 總體銷售持保留態度,構成壓力。
- 蘋果正嘗試擴大服務營收:如 Apple TV,使用人數已達約 4,700 萬人。
- 服務營收占比升至 21%,iPhone 收入降至 56%。
- 穩健增長,APP Store 生態系穩固了蘋果的生態,有助於消減庫存壓力。
- 蘋果善於利用現有成熟技術組裝形成高體驗感產品,未來關鍵在讓消費者使用 AI 時先想到蘋果。
特斯拉
- 馬斯克近期較收斂,爭議性言論減少。
- 5 月整體歐洲銷量:雖有回升,但與同期相比衰退幅度仍相對較大。
- 未來仍需觀察自駕車、Robotics 進度以及機器人發展。
債券市場賣壓
- 債券市場曾遭極大賣壓:10、30 年期國債殖利率暴衝。
- 30 年期國債收益率曾飆 5.07%,近期回到接近 5%,偏高,仍屬 6 月初以來新高點。
- 市場看空美債情緒持續,期權市場押注 30 年期收益率在 5 週內攀升到 5.3%,這是 2007 年以來最高點。
- 摩根大通調查:投資者做多美債 30 年期殖利率倉位快速走高。
- 美國債務:2025 年到期債務近 7 兆美元,2026 年近 3 兆美元,短期內大量到期,加劇市場擔憂美國財政的可持續性。
- 若利率仍保持在高位,將增加債務償還的利息壓力,因新發行國債需負擔相對較高的利息。
- 債券市場的賣壓,可能反映聯準會獨立性將受干預,也可能是資金流向股票市場的結果。
聯準會獨立性受質疑
- 市場擔心川普干預聯準會,降息節奏恐取決於其意志。
- 但法規規定,除非鮑爾自行辭職,總統無權解任。
- 鮑爾兼任聯準會、FOMC 主席:聯準會任期雖於 2026/05 屆滿,仍可留任理事至 2028 年,並保有 FOMC 席位,甚至可能續任 FOMC 主席。
- 若獨立性受質疑,聯準會可再次提名鮑爾,推舉與川普立場強硬對立的 FOMC 主席以維持制衡。
- 若 FOMC 主席和聯準會主席表現不一致,可彰顯 FOMC 委員希望持續強調聯準會獨立性。
- 貝森特以「前瞻溝通」提前釋出鴿派候選人,讓市場先行消化,避免突然撤換鮑爾引發債市恐慌。
經濟現況
- 勞動力市場強勁:非農數據亮眼,失業率低
- GDP 穩健成長,通膨仍僵固,經濟續擴張,但市場預期聯準會終將被迫降息。
- 6 月 PPI:
- 月增:接近 0,遠低於市場預期的 0.2%
- 年增:降至 2.3%,2024/09 以來最低。
- 商品端上漲幅度有限,主要集中能源、食品與耐用品。
- 部分產品價格下滑:雞蛋價暴跌 22%,服務價格微跌 0.1%,住宿、航空、汽車等項目價格都在下滑。
- 核心 PPI:
- 年增降至 2.6%,為 2024/03 以來最低。
- 自 2019 年年增、月增走勢持續攀升,但在 2022 年年底後一路走落,目前維持 2.5%-3.5%,整體趨勢緩降。
- 皓哥認為:PPI 數據顯示可能出現通縮感,與「關稅將致通膨」說法矛盾。
- 川普認為關稅是一次性供給衝擊,不會導致結構性通膨,聯準會則擔心通膨預期導致囤貨。
- 皓哥表示:若 PPI、CPI 數據持續低於預期,聯準會可能改觀認為一次性關稅不會引起通膨失控,目的在於管控通膨預期,而非關稅真正引起的通膨效果,通膨預期往往比通膨本身更可怕。
- 6 月美國工業生產指數:月增 0.3%,年增 0.73%,相對於前幾個月的低迷或下跌,數據表現不錯,近 6 個月有 4 個月都在成長。
- 無論 CPI 或 PPI,僵固性最高的不是商品部門,是核心部門,新一輪通膨可能取決於非法移民的驅逐進度。
非法移民政策
- 川普強硬驅逐非法移民,可能導致剩餘勞動力薪資上漲,成為核心通膨難降的原因。
- 薪資增幅:年增 3.9% > CPI。
- 大而美法案撥 1,650 億美元執法預算,其中 450 億用於新建拘留中心。
- 川普希望要求每日逮捕 3,000-7,000 人,2025 年迄今已逮捕約 60,000 人,拘留人數創新高。
- 驅逐流程冗長,過程耗時數月,目前驅逐人數不到一半,薪資通膨傳導恐延續 1–2 年。
- 最終拘留中心進行驅逐後,引起的薪資通膨就會進行反應。
製造業回流
- 關稅通膨可透過多種方式沖銷:川普放寬監管、海外出口商自行吸收成本 (如日本車廠)、關稅搭配經濟增長。
- 美國實質有效稅率:大幅上升到 8.9%,關稅收入大幅提升。
- 川普透過降低美國生產成本,或增加外國產品關稅,迫使企業回流美國。
- 在美設廠企業對協定國出口可享零關稅,強化回流誘因。
- 川普說服可口可樂改用美國甘蔗糖,展現推動產業鏈回流的決心。
台灣市場
宏達電
- 宏達電近日發布「What's next」神秘預告,暗示將推出新款 VR 與 AR 產品。
- 預告搭配 Q3 業外收入入帳,宏達電股價於 07/16 跳空漲停。
- AI 商機火熱,持續拉抬相關產業表現。
皓哥笑話
可卡因
- 現在配方要產生重大調整了,
- 那當然有些人說那個蔗糖,以前其實就用蔗糖,
- 後來是因為成本才用玉米果糖。
- 那我建議回歸初心,用古柯鹼好不好?
- 最初心,一開始可口可樂是用可卡因的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