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7/25(五) 贏了華府 贏了全球!川普執政半年 壓軸逼降息?【早晨財經速解讀】
節目金句
- 「人家以前叫川普 TACO,現在叫做歐洲叫 EACO 嘛,反正都是一樣,大家都是做做效果啦!」
- 「黃仁勳為什麼能夠讓川普來解禁 H20 了?因為骨子裡怎麼想,你完全看不出來他怎麼想的,但場面話他永遠都說的很好听。」
- 「簽約靠的是運氣,但解約時是理智,解約是要付違約金的 15%,你居然還解約!這年頭大家投資或者自住,那通常少說也是一個 5 年起跳了,很少人居然蓋完了還決定要解約的,說明很多投資客是真的不玩了,寧願賠錢也不玩。」
- 「聽說肝在休息的時候,通常都是你沒有在吃東西的時候,所以有時候晚飯早點吃,那空腹時間稍微長一點呢,你就可以幫助你休肝,休肝對人來講是很重要的,人沒事就要多休肝嘛!」
Mind Map
三句話總結
- 川普政府在關稅戰與內政 (非法移民、反 DEI、文化政策) 取得進展,雖損國際形象,卻帶來財政收入與貿易變局。
- 聯準會的降息問題是川普目前唯一尚未實現的政策目標,他認為高利率阻礙了製造業投資,並與聯準會主席鮑爾就此問題持續交鋒。
- 台灣出口續強,內需 (零售、餐飲、房地產) 持續收縮,預售屋解約量大增,房價僅局部鬆動。
投資建議
- 美股科技派:川普與科技業互動影響大,如輝達 H20 晶片解禁、馬斯克與川普關係和緩,均具利多。
- 庫存壓力:蘋果、特斯拉等硬體股壓力大,需持續關注。
- 台灣內需:台灣出口表現亮麗,但內需緊縮,下半年若汽車、機車關稅與貨物稅調降能拉動消費,有助於支撐整體景氣
- 若出口和內需同步收縮,則央行可能需要採取寬鬆政策。
- 房地產市場:應關注預售屋市場是否主動讓價,預售屋若跌破實價將引發連鎖壓力,央行總裁楊金龍的房貸政策走向為關鍵。
書籍導讀
- 《貨幣失能:通貨膨脹擋不住?攸關全人類的金融革命即將到來!》
- 川普 2.0 的戰略目標:美國去槓桿,降低美國債務佔 GDP 的比值,希望希望這些過去賺取大量美元的亞洲高儲蓄國 (如日本、台灣) 需提高投資與舉債,降低超額儲蓄。
- 不只是單純為了貿易逆差或美債到期的問題,而是來自於貨幣體系的改革。
- 美債擴張機制:透過發行國債消費,但信用風險漸升。
- 債務創造 GDP 效率下降:過去債 1 元生 1 元 GDP,現需債 4-5 元。
- 這本書的觀點是,不是全球的債務不能增加,而是美國人舉了太多債,現在輪到亞洲這些超額儲蓄高的國家來舉債了。
- 匯率「蹺蹺板」效應:其他國家若寬鬆大於美國,資金就流向他們,推升其債資比。
川普關稅戰
美日關稅協議
- 日本投資美國 5,500 億美元,美國收取 90% 獲利。
- 日本擴大汽車與卡車採購。
- 美國課 15% 關稅,日本半導體與藥品關稅從優處理。
美歐關稅協議
- 預計在美日協議後幾日內公布,預計導向 15% 稅率。
- 若美方自 08/01 起對歐課 30% 關稅,歐盟將對 300 億美元商品採報復措施。
- 歐盟希望汽車關稅降至 15%,因日本整車已適用此稅率。
- 關稅壓力已轉嫁至美國本土車廠:從墨西哥、加拿大進口的整車仍課 25%,而日本整車僅 15%,致使美國車廠競爭劣勢明顯。
全球貿易趨勢
- 加拿大總理卡尼:美加談判速度將加快,不急於在 08/01 前簽不利協議,若符合國家利益,願接受 15% 關稅。
- 各國關稅目標朝 15% 靠攏,將增加美國關稅稅收。
- 多國已簽協議:日本、越南、印尼、菲律賓、中東、英國 (採購波音)。
- 能提供基金者:如南韓,將設立 4,000 億美元籌資基金。
- 未能籌資國:如越南、印尼、菲律賓,關稅維持 19-20%。
關稅戰影響
- 關稅戰沒引發通膨或衰退,反而為美國稅收增加,打開各國貿易市場,美國出口至各國的稅率非常低,使得美國市場誘因浮現。
- 關稅政策的唯一「副作用」:美國國際形象下降:
- 多國 (墨西哥、德國、西班牙、土耳其、法國、加拿大) 對美信任不足。
- 加拿大、西班牙、德國、韓國對美觀感下滑 40%-50%。
- 儘管如此,美國在本輪關稅戰中仍大幅獲利。
- 全球經濟預測 (摩根大通):全球 GDP 仍有成長潛力,但擴張幅度放緩。
美國市場
美股 (07/24 ET)
- 道瓊 +0.7% (41,113)、標普 +0.43% (5,631)、納指 +0.27% (17,738)、費半 +1.74% (4,386)
- 四大指數持續噴漲,美股幾乎每一兩天就創新高。
- 標普、納指:再創新高,Alphabet 推升 AI 熱潮。
- 硬體股:賣壓集中部分硬體股,但輝達股價仍在衝高。
- 軟體股:微軟、Google、亞馬遜、Meta 股價表現不錯。
- 蘋果 (Apple)、特斯拉 (Tesla) 面臨較大庫存壓力。
經濟數據
- 核心通膨受工資僵固性影響,只能靠基期效果慢慢度過。
- 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21.7 萬人,3 個月新低。
- 華盛頓、紐約、新澤西、康乃狄克初領人數創 2021/12 新高,顯示地區性裁員。
- 勞動市場未惡化,但結構性挑戰仍在。
- 關稅戰關稅鎖定 15%,預期對通膨衝擊影響不大,上半年囤貨效果可能沖銷今年通膨壓力。
- 景氣擴張 3 年後,反而可能導致在需求端可能有通縮。
- 7 月標普 PMI:
- 製造業 PMI:49.5,跌破榮枯線,創今年新低,美國製造業表現不佳。
- 服務業 PMI:55.2,經濟主要由服務業消費支撐。
- 美國經濟自 2008 年以來,除 2020 年外,未曾進入深度衰退,即使 2022 年技術性衰退也未持續。
聯準會動態
- 川普認為:降息,是他「大勝利」尚未完成的最後一環。
- 川普希望提前降息,降低國債利率、房市壓力。
- 製造業 PMI 自 2022 年後長期低於 50,川普認為是利率過高導致製造業不敢擴大投資,因此需要降息。
- 07/24 川普視察聯準會整修工程,與鮑爾就超支爭論,強調降息急迫,指關稅並未引起通膨,且關稅戰將結束,應配合降息。
內政政策
- 非法移民問題:
- 驅逐計畫持續進行,截至 6 月底,抓捕非法移民超 6 萬人,司法端也支持川普的做法。
- 目前最大問題是監獄容量不足,驅逐需 3-6 個月審理,延遲新抓捕行動。
- 五角大廈持續縮減洛杉磯的軍事部署:加州因 ICE 引起動亂而部署的國民兵從 4,000 人減至 2,000 人。
- 反 DEI 政策:
- 哥倫比亞大學與聯邦政府達成和解:哥大支付 2 億美元與 2,100 萬美元,政府恢復研究經費並派前聯邦檢察官監督,確保招生與聘用全面落實反 DEI 改革。
- 哈佛大學是下一目標:若川普撤銷聯邦研究資金、學生補助與國際生名額,哈佛將受重創,因其 80% 經費仰賴外部捐款與補助。
- 文化推動:
- 川普推動「宗教革命」,年初簽署反跨性別行政命令。
- 國防部刪除跨性別相關內容、終止性別平權計畫、取消研究資助,並禁設性別友善廁所,全面改用生物性別制。
- 政府網站下架逾 1,000 頁 (約 9.2%) 內容,涵蓋氣候變遷、DEI、性少數權益與國會襲擊等議題。
台灣市場
內需緊縮
- 零售銷售年減 2.9%,餐飲業年減 2%。
- 銷售下滑主因:汽車、機車買氣疲弱。
- 央行第七波打房後,內需持續收縮。
房地產
- 預售屋解約量大增:今年前 5 個月,七都預售屋解約近千件,年增 60%
- 4 月解約量 > 200 件,單月連續 2 個月 > 200 件。
- 解約須付 15% 違約金,投資客寧願賠錢仍退場。
- 移轉棟數:持續收縮。
- 六都成交件數:普遍收縮 60%-80%。
- 平均房價鬆動有限:台北 -0.6%、新北 +18%、桃園 +3.8%、台中 +11%、台南 +4.5%、高雄 +6.9%。
- 價格僅回到去年 Q4 水準,上半年修正幅度低於預期。
- 建商讓價有限:宣稱 15–20% 降幅多為噱頭,實際低於實價登錄仍難。
- 蛋白區部分個案、中古屋市場已現鬆動。
- 未來觀察重點:預售屋在接受量持續下滑下,會不會主動讓價,一旦跌破實價,可能形成進一步壓力。
- 房地產市場收縮:對裝修業、建築業等周邊產業形成內需收縮壓力。
- 若出口與內需同步轉弱:央行有機會寬鬆政策,觀察楊總裁後續態度。
皓哥笑話
7:42 初夜
- 初領申請,我一直每次都念錯。
- 常念成什麼?「申請初夜救濟金」。
- 是「申請失業初次救濟金人數」。
21:14 全球喇叭手
- 他本來想說,這是一個段子,
- 哎,怎麼大家拍手,不是應該笑嗎?
- 所以黃仁勳現在號稱全球喇叭手。
- 真的不只會吹自家的 GPU,還會替別人吹牛。
- 在美國又吹一下川普,來臺灣吹台積電,
- 去中國又吹一下華為,到中東又吹一下土豪。
- 全球喇叭手,對不對?
24:25 財經界 GD
- 最近 GD 越來越紅了。
- 後來有一個人留言跟我說:「皓哥是財經界的 GD。」
- 我想說:「真的嗎?謝謝,謝謝。」
- 他說:「GD 是 good driver,老司機。」
25:45 新建案
31:06 休肝
- 晚飯早點吃,那空腹時間稍微長一點呢,
- 你就可以幫助你休肝。
- 休肝對人來講是很重要的。
- 人沒事就要多休肝嘛。
- 好,所以,讓自己的肝稍微休息一下,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