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dit Impulse Index
定義
- 衡量「新增信貸占名義 GDP 比重」的變化,用於評估信貸對經濟成長的推動效果
- 計算方式:計算近 12 個月社會融資總額新增值與名義 GDP 的比例變化
公式
-
- 也就是「非金融私人部門信用貸款淨增加金額/國內生產毛額」(GDP) 之比重。
最新數據與趨勢
- 2024 年 6 月指數創下近五年新低,代表信貸對經濟的拉動效果顯著減弱
- 2024 上半年社融增量與新增人民幣貸款皆低於市場預期
- 2016 年以後,該指數對 GDP 成長的預示力降低,但與房價波動的連動性提高
指標意義與用途
- 領先性:可做為經濟復甦的領先指標,向上時預示信貸寬鬆與景氣回暖
- 與 GDP 的關聯:與 GDP 成長相關性下降,與資產價格 (特別是房地產) 關聯性上升
- 與其他指標搭配:可與 PMI、M1-M2 剪刀差等一同監測經濟循環變化
政策與市場影響
- 信貸擴張放緩已成新常態:中國央行重視金融風險控管,放緩信貸刺激
- 房市調控與金融穩定並重:信貸刺激曾推升房價,但也累積資產泡沫與金融風險,政策取向轉為更審慎
補充說明
- 觀察建議:應同步關注以下指標以掌握中國實體經濟狀況
- M1-M2 剪刀差:反映貨幣活性與市場信心
- PMI:顯示製造業景氣狀況
- 企業與住戶貸款變化:揭示資金傳導是否順暢
結構性觀察建議
- 若信貸脈衝指數持續低迷,代表貨幣政策效果受限,需更多財政工具或產業改革
- 資金難以進入實體經濟可能來自:
- 風險偏好下降
- 房地產調控延續
- 民企信心不足
- 地方債務壓力未解
投資與風險評估
- 利空訊號:若指數續降,將限制股市與房市表現,並加重通縮壓力
- 投資人應提高對中國政策風險與流動性風險的敏感度,關注官方後續政策訊號與節奏轉變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