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繳保證金
定義
- 當帳戶的保證金低於維持標準時,券商會通知投資人補足保證金
- 若未補足,券商有權賣出擔保品 (股票) 強制平倉
- 常見於使用槓桿的金融工具 (如期貨、融資)
融資交易與維持率概念
融資定義
- 投資人自備 40%,向券商借 60% 買進股票,形成槓桿操作
- 槓桿倍數計算:$$\text{槓桿倍數}=\frac{\text{總持股市值}}{\text{自備資金}}$$
- 公式:$$\text{融資維持率}=\frac{\text{股票現值}}{\text{融資金額}}\times 100%$$
- < 130%:券商將發 a 出追繳通知
- < 120%:部分券商會立即賣出部位 (斷頭)
案例說明
- 原始情境:
- 買進價 100 元,持股 1,000 股,市值 100,000 元
- 融資 60,000 元
- 維持率:100,000/60,000 × 100% = 166%
- 價格下跌至 78 元 → 追繳邊緣:
- 價格跌至 78,現值為
- 維持率:
快速公式:融資追繳價格
補繳情境分析
補繳選項
- 補到維持率 > 初始值(166%):解除追繳令
- 補至 130%~166%:保留部位,但追繳令未撤銷,需每日觀察
- 不補錢:將於 T+3 強制賣出 (即「斷頭」)
時限與節奏
- T 日追繳通知 → 至 T+2 前補足 → 否則 T+3 斷頭
風險連鎖效應
融資斷頭與「多殺多」現象
- 股票跌至兩根跌停 (),已接近追繳價
- 被斷頭的股票將被券商以市價急售,形成市場額外賣壓
- 多頭融資者連鎖被斷頭 → 出現「融資多殺多」
對整體市場影響
- 非權值股影響有限
- 若大盤本就弱勢,權值股一旦被大量斷頭,恐形成系統性賣壓與流動性風險
- 股災經常由「外部衝擊 + 融資斷頭」連鎖擴大所致
結論與風險管理建議
- 控槓桿是避開斷頭的第一步
- 設立停損點,不抱持僥倖心態
- 留意市場下跌時的「融資維持率臨界點」
- 避免滿手融資部位,保留資金應對補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