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st In, First Out
定義
- FIFO (First In, First Out) 是一種資料處理順序:最早進來的,最先處理。
- 想像排隊買票:先到的人先買票離開,後來的人需在後面排隊。
- 廣泛應用於計算機科學、作業系統、資料結構與財務系統中。
- FIFO 保持資料處理的順序一致,確保公平與時間順序完整性。
常見應用
- 資料結構:
- Queue (佇列):像印表機排隊列印、任務排程等。
- 作業系統:
- 網路傳輸:
財務與投資
- 定義:先買進的部位先認列成本
- 最早買進的單位先賣出。
- 例子:
- 先後買入 100 股 @ 100 元、100 股 @ 120 元
- 賣出 100 股時以 100 元為成本
- 優點:
- 在通膨時期,舊的 (成本低) 先賣出,帳面盈餘會較高。
- 常被用於稅務上認列較高利潤 (也可能要繳較多稅)。
- 適用情境:偏向保守、長期投資者,追求穩健獲利表現。
- 與 LIFO (Last In, First Out) 相對。
FIFO 特性與效應
- 優點:
- 遵循時間順序,適合需要公正與時間敏感性場景。
- 較符合人類的直覺與現實流程 (如排隊、物流)。
- 缺點:
- 最新進來的資料要等前面的先處理完,延遲較高。
- 在某些應用場景中,效率不如 LIFO。
- 舉例
- 列印工作佇列:先送出的文件會先被列印。
- 顧客排隊買餐:先來的先點餐,後來的得等前面處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