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O--FIFO
- LIFO (Last In, First Out) 與 FIFO (First In, First Out):兩種常用的股票交易與存貨管理成本認列方法
- 各有風險控制、稅務、心理感受差異
例子
- 假設你依序買進股票:
- 01/01:買 100 股 @ 100 元
- 02/01:買 100 股 @ 120 元
- 03/01:賣出 100 股 @ 150 元
- FIFO:
- 成本認列:100 元 (01/01 的成本)
- 帳面獲利:150 - 100 = 50 元/股,共 5,000 元
- LIFO
- 成本認列:120 元 (02/01 的成本)
- 帳面獲利:150 - 120 = 30 元/股,共 3,000 元
補充
FIFO vs. LIFO
項目 |
FIFO (先進先出) |
LIFO (後進先出) |
認列成本順序 |
最早買進的先賣出 |
最近買進的先賣出 |
資產成本計算 |
低成本先出,毛利高 |
高成本先出,毛利低 |
稅務影響 |
盈餘高→潛在稅負高 |
盈餘低→潛在稅負低 |
適合操作風格 |
長期投資、穩健配置 |
短期操作、動態調整 |
心理感受 |
長抱績效容易看見 |
短期損益調整更即時 |
缺點 |
新買的部位可能長抱變套牢 |
老持股可能帳上績效看起來誇張 |
心得
- 如果你是希望帳面「績效亮眼」,可能會偏好 FIFO。
- 如果你想控制帳面「獲利波動」或是合理節稅,LIFO 更實用。
- 實際報稅與記帳不一定要用 FIFO/LIFO,但做投資績效追蹤時可作為工具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