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8/27(三) 川普庫克大戰 聯準會能 保持獨立嗎?【早晨財經速解讀】
節目金句
- 「人生很有意思哦,就壞人做了一輩子的壞事,最後只要做一件好事就是浪子回頭;好人做了一輩子的好事,只做了一件壞事,這叫原形畢露。所以我們講說,好人成佛需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壞人只要放下屠刀就能夠立地成佛,這個就是社會觀念。」
- 「有時候大家最有印象的,都是在最後幾分鐘,文章的最後一段最後一幕的時候,大家記得你的印象。那之前做的鳥事早就忘了嗎?」
- 「很多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很多的經濟觀念呢,其實在剛被提出的時候,都曾經引起廣泛的質疑或者反對。也許現在提出了一個新的政策論述,能夠改變解決現在的困境。」
三句話總結
- 川普解職聯準會理事 Lisa Cook 引發獨立性爭議:市場解讀為短期利率將降、長期通膨風險上升,美元走弱、30 年期殖利率走高、2 年期殖利率回落。
- 蘋果將於 09/09 發表 iPhone 17,面臨供應鏈與市場挑戰,雖整體手機增速放緩,但高階機種占比提升,支撐營收、ASP。
- 川普政府大規模人事更迭與統計數據公信力危機,加劇長天期通膨不確定性,壓縮經濟政策的獨立空間。
投資建議
- 長天期殖利率走高,反映通膨不確定性,投資人需納入配置考量。
- 未來半年至一年,拜登任命理事逐漸被川普人馬取代,降息速度可能加快,但不確定性同步升高。
- 關注聯準會內部理事結構改革、美國勞工統計局更換局長後數據可靠性,以及國稅局與政府部門裁員引發的市場不信任。
- 政府大規模人事調整將影響金融監管、公共服務、經濟統計部門,投資人須留意制度性風險。
- 掌握市場 3 大觀點 (需求弱化、供給改革、政策困境),以多元視角應對後續走勢。
歐洲債市遭受賣壓
- 法國總理巴魯宣佈信任投票 → 法國股市重挫 (-1.5%)、法債殖利率上揚。
- 市場對法國政局穩定性疑慮升溫。
- 德國、法國國債利差:擴大到 78 個基點,4 月以來新高。
- 川普威脅對數位服務稅國家祭出新關稅的出口管制,主要針對歐盟→ 恐引發歐美債市新一波流動性衝擊。
日本通膨問題
- 全球通膨最嚴重:年增 3.3%,顯著高於美國、南韓、歐元區、香港、臺灣、新加坡、中國大陸。
- 連續 3 年 > 2% 目標。
- 臺灣 7 月通膨率 1.5%,日本幾乎是台灣的 2 倍。
- 主要原因:日圓的顯著貶值 + 過去海量貨幣寬鬆政策
- 7 月出口:年減 2.6%,受美國關稅影響,但內部物價卻仍維持 > 3% 的高通膨。
- 消費未顯著回升,但通膨傳導已深入市場,使經濟體感更為痛苦:過去通縮時出口外匯仍有盈餘,尚能支撐,現卻是通膨 + 出口減少,購買力加速下滑。
- 勞動力緊縮:工資雖上漲,但追不上通膨 → 實質購買力續降。
- 「東橫小孩」現象擴大:指未成年因對家庭、學校失去認同而離家,在公園遊蕩,反映社會問題加劇。
- 政府因應:宣布開放奈及利亞、莫三比克、迦納、坦尚尼亞移民日本,以補足鄉村人口與勞動力缺口。
- 人口變化:過去十年 (2012-2024 年),外國人口從 200 萬人→ 380 萬人,占總人口比重升至 3%。
- 市場擔憂:未來若美元走貶,恐複製日本「內需未振、通膨高漲」模式。
美國市場
美股 (08/26 ET)
- 道瓊 +0.30% (45,418)、標普 +0.41% (6,465)、納指 +0.40% (21,544)、費半 +0.90% (5,807)
- 美股仍維持高位震盪。
- 輝達:市場關注即將公布的財報和財測。
- 新品:09/09 發表 iPhone 17
- 新增「iPhone Air」版本 → 更輕薄、散熱更佳。
- 未來產品規劃:
- 2026 年:可折疊式 iPhone,正面對決三星、華為。
- 2027 年:iPhone 20 週年紀念款,可能採曲面玻璃。
- 供應鏈挑戰:
- 成本壓力:印度、中國高關稅。
- 富士康召回 300 名中國工程師從印度廠回中國:美中關係可能和緩,但兩地供應鏈均存在風險。
- 銷量、營收:
- iPhone 總銷量近幾年穩定在 2.25-2.4 億支,iPhone 17 預估銷量為 2.4 億支,成長速度趨於瓶頸。
- 儘管銷量成長放緩,但近幾年蘋果股價快速上漲,主因高階占比抬升推動營收與 ASP
- 高階機種 (Pro、Pro Max 系列) 的出貨量:2019 年 55% → 2024 年 61%。
- AI 策略與競爭:
- 與 OpenAI、Gemini 合作導入 AI 手機功能。
- 蘋果優勢在於壟斷手機市場,而非創造新技術:研發支出佔營收比例約 6-7%,低於 Amazon、Alphabet、Meta、Microsoft、Nvidia 等。
- AI 手機的推出,使蘋果成為 AI 服務搶佔先機的關鍵終端平台。
反壟斷訴訟
- 馬斯克的 xAI 向美國聯邦法院起訴 OpenAI,指控其與蘋果透過排他性合作違反反壟斷規範。
- 若 ChatGPT 原生整合至 Siri、寫作與相機等功能,將成為 iPhone 唯一原生整合的生成式 AI 聊天機器人 → 等同操控 App Store 排名並延後 xAI 應用更新。
- 馬斯克表示將成立「Macrohard」,與微軟 (Microsoft) 競爭。
Lisa Cook 解職爭議
- 川普以其住房詐欺為由解職,指控庫克在財務問題上欺騙,甚至涉及犯罪行為 → 引發民眾關注央行獨立性、降息步調。
- 爭議點:將度假屋申請為自住房貸,以取得較佳成數與利率。
- Cook 已上訴,最終可能至最高法院裁定 → 美國史上首次聯準會理事解職訴訟。
- 背景:Cook 在房貸爭議前已被拜登提名,是聯準會首位非裔女性理事,任命時涉及 DEI 議題。
- 市場反應:美元走跌、短天期國債殖利率下跌、長天期國債殖利率上行
- 國債殖利率:2 年期下滑,30 年期顯著走高
- 30 年期國債殖利率:+2 基點至 4.9%。
- 解讀:若川普成功改組理事會,短期降息機率加快,但中長期恐推高物價壓力,通膨不確定風險提升,於是長天期國債上行
- 聯準會理事會組成變化
- 目前 6 位理事中,除拜登任命者 (Jefferson、Michael Barr) 外,寬鬆傾向愈發明顯。
- 主席鮑爾任期至 2026 年,部分理事任期至 2028 年,聯準會的獨立性可能因換人而改變 → 面臨更大政治壓力。
- 1980 年代前獨立性非主流,2% 通膨目標在 1990 年代後才普及。
- 央行獨立性與通膨:獨立性越高,平均通膨率越低 (德國、瑞士央行高度獨立,通膨率明顯低於紐西蘭、西班牙等相對不獨立國家)
房地產市場
- 標普席勒房價指數:20 大城市 6 月房價月減 0.25%,已連續 4 個月下跌,跌幅超乎預期。
- 年增:降至 2.15%,但紐約等東岸城市房價仍顯著上漲。
- 成交量:已量縮約 3-4 年,壓力巨大。
- 新屋銷售:-0.6%,整體銷售額相較去年 -8%,數據慘淡,大部分月份顯著收縮。
- 建商加速出清庫存,市場需求仍低迷,主因高利率衝擊。
- 新建獨棟住宅的平均、中位數售價:自 2022 年後幾乎未漲,反映高股市下的房市真實狀況。
- 川普主張降息,部分因中小企業與房地產壓力偏大。
川普政策
- 08/01 閃電解職美國勞工統計局 (BLS) 局長,並指控其操控數據 → 跨黨派與學界批評。
- BLS 人力:高峰 2,450 → 1,900 人,資本凍結計畫預估再 -150 人。
- 新任局長 E.J. Antoni:為右派經濟學家,相信統計局刻意修正論,曾指控拜登時期 CPI 數據被嚴重低估,通膨早已爆表而非 7-8% → 市場擔憂數據公正性
- 已更換 4 任國稅局 (IRS) 局長:面臨多國稅率、產業稅率調整、大規模減稅實施挑戰。
- 截至 8 月初:已正式撤職、解雇 > 5.1 萬名聯邦員工,行政官僚體系大幅削弱:(裁撤比例)
- 受影響機構:美國國際開發署 (USAID)、博物館和圖書館服務研究所全員解雇。
- 金融監管與公共服務重創:消費者金融保護局 (消基會) -86.4%、全球媒體局 -84.8%。
- 中小機構:小企業署 -41.5%、教育部 -33%,食品藥物管理局 -16%,疾病管制預防中心 (CDC) 或國家衛生研究院 (NIH) 約 -5~-10%。
- 川普認為現在通膨是一次性轉嫁,通膨不高,要求降息是因為利率高太久,而非經濟不好,且強調供給面改革不會帶來通膨。
市場對經濟走向 3 種歧見
- 主流看法:需求轉弱、就業可能持續下修、消費放緩。
- 聯準會應順勢降息,利率緩步下行,在基本面未現重大風險下,股價估值緩步提升
- 若出現急降,可能引發恐慌性賣壓,預期大約 3-6 個月。
- 屬於「類末升段」、「數據轉軟、聯準會初降段」。
- 白宮論述:經濟極佳,但利率過高應大降息,以刺激供給面。
- 主張降息並非因經濟疲弱,而是高利率維持過久,實際經濟表現強勁,應降更多。
- 聚焦供給面改革:大規模減稅、放寬監管、激勵企業投資。
- 認為生產力上升可複製 1990 年代網路泡沫前的長週期動能,科技進步帶來通縮力量,無須擔憂通膨。
- 因此支持聯準會大幅降息,預期經濟將持續走強。
- 經濟學界、政策觀察者:通膨壓力、經濟增速同時放緩。
- 隨川普對聯準會的適度干預與獨立性爭議,關稅、移民政策走向恐受影響並產生副作用。
- 政策進退兩難與央行獨立性受挑戰,將使未來政策操作空間更受限。
皓哥笑話
19:57 怕熱
- 有很多日本的電影當中,我們也經常能夠看到那種日籍黑人的角色。
- 那大家接受度越來越高嘛。
- 好,有一句話是怎麼說的,「when you try black you never go back」,就是當你發現人家的好之後,你就回不去了嘛。
- 好,所以欸,反而大家越來越接受。
- 日本也開始要默默地接受海外勞動力的輸入,甚至要讓它永久待在日本的鄉村,來提振日本的鄉下的房地產。
- 這是值得關注的。
- 對,怕熱不要進廚房,怕胖不要吃全糖嘛。
24:07 一家三口
- 一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共立國以後,才從法律上看社會當中嚴禁納妾制,也就是真正實施一夫一妻制。
- 那一看,那書裡面講說,那時候剛開始正式實施的時候,很多那個鄉村的仕紳還不太懂一夫一妻制是什麼意思。
- 後來討論了一會兒,一夫一妻制,就是每個人可以有一個老公和一個老婆,一家三口其樂融融。
31:24 法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