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8/29(五) 美國經濟 不畏關稅?卓揆喊話 央行該開 水龍頭了嗎?【早晨財經速解讀】
節目金句
- 「景氣燈號週期操作邏輯:藍燈買股票,紅燈數鈔票,綠燈睡大覺。」
-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 「一個人也沒關係,也可以送她一支口紅嘛,至少她在親別人的時候,你也會有參與感。」
- 「讀書,你要把它當成一個心態放鬆,也不要覺得說好像讀一本書就是為了要得到多少知識,得到多少的考試分數,你把它當成生活當中的一種休閒,反而更能夠長久。」
- 「如果能夠把讀書當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呢,不去著重短期績效,那麼知識在長期經年累月的滋養當中,就會變成生命的厚度,讓人不知不覺的成長。」
三句話總結
- 受 AI 數據中心投資與企業利潤成長驅動,美國經濟擴張強勁,Q2 GDP 上修至 3.3%。
- 聯準會雖已啟動降息,但市場擔憂政治干預,導致長天期國債收益率跳升;美國政府斥資入股 Intel,以確保晶片代工控制權。
- 台灣因央行緊縮、汽車銷售低迷、風災,導致物價上漲,內需放緩,房市待售量創五年新高,行政院長已呼籲央行放寬金融管制。
投資建議
- 股價可能因短期情緒與景氣燈號脫鉤,應建立符合自身風險與週期的投資邏輯,避免過度關注短期訊號。
- 美國經濟擴張主要由 AI 數據中心推動,資本支出轉為年減的時點 (預計 2026、2027 年) 將影響多頭循環的持續時間。
- 川普政府可能干預聯準會、勞工統計局及國稅局,導致非農就業等經濟數據失真,應多方對照。
- 市場焦點可能從權值股轉向櫃買市場,4 月遭洗盤的主力,正觀察市場情緒能將櫃買指數推升多高,以尋求彌補虧損並加倍獲利。
書籍導讀
- 《商業爭霸:美國能動用全球經濟指揮權來封鎖中國嗎?》,作者:班瓦格勒、史蒂芬布魯克斯。
- 核心議題:在川普時代,美國經濟指揮權和貿易戰如何影響中國。
- 核心議題:川普時代,美國如何運用經濟指揮權與貿易戰影響中國。
- 美中衝突的新模式:
- 不同於傳統的「修昔底德陷阱」(新興與既有強權終須一戰)。
- 過往大國爭霸多為地緣與疆域爭奪,美中則聚焦於晶片、AI、量子運算等虛擬戰場。
- 此新模式無須殲滅對方,呈現新時代的經濟戰格局。
- 比喻:中國如下圍棋 (長期圍堵),俄羅斯如下西洋棋,美國則如打撲克牌 (輸贏皆可,隨時換局)。
全球市場
美元霸權
- 美元在全球儲備貨幣中佔比仍超過 50%。
- 儘管有去美元化的討論,數據顯示美元霸權依然穩固。
- 黃金:近年價格上漲,主要壓縮歐元、人民幣等貨幣空間。
- 人民幣:雖被納入 IMF 特別提款權 (SDR),但美元仍是首選安全資產。
全球長天期國債收益率
- 德國、日本、英國、法國、義大利的 30 年期公債收益率,近期陸續挑戰新高 → 即使開啟降息循環,全球長天期國債收益率也未隨之下跌。
中國市場
- 中國的獨角獸企業與美國路線不同:(美元)
- 字節跳動 (抖音) 2,200 億、螞蟻金服 (支付寶) 1,500 億、希音 (Shein) 600 億。
- 中國獨角獸企業多專注於電商、直播帶貨等民生領域,與美國的 SpaceX、OpenAI 等高科技獨角獸形成對比。
- 相較之下,市場對中國獨角獸的估值更關注「本益比」而非「本夢比」。
- 過去中國高市值股票多為國有銀行、白酒或房地產股,凸顯中美經濟結構的差異。
- 中國公民遣返情況:
- 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 (ICE) 的遣返行動不僅針對拉丁美洲,數據顯示亦有 868 名中國公民遭遣返。
- 遣返航班耗時極長:從巴爾的摩,繞經多國至肯亞需時 26 小時,凸顯 ICE 面臨的技術挑戰。
- 房地產市場比較:
- 相較台灣房市穩健,中國房市問題更為嚴峻。
- 有屋主以 200 萬人民幣出售成本 450 萬的房產 → 中國房市面臨巨大虧損。
美國市場
美股 (08/28 ET)
- 道瓊 +0.16% (45,636)、標普 +0.32% (6,501)、納指 +0.53% (21,705)、費半 +0.49% (5,853)
- 標普 500:首次突破 6,500 點,持續創高。
- 費半:尚未創新高,已盤整一段時間。
- 主要科技權值股已陸續突破去年 7-8 月高點,正挑戰今年 1 月高峰。
- First Chart 統計:標普 500 指數牛市平均持續 4.3 年,報酬率 +149%;熊市平均持續 11 個月,-31.7%。
企業財報與市場情緒
- 輝達 (Nvidia)
- 財報與財測偏冷,但透過庫藏股抬升股價。
- 財報公布後,市場仍看好其前景,逾 10 家投行上調 12 個月目標價至平均 202 美元,較 08/27 收盤價高約 12% → 市場對 Blackwell AI 晶片持續放量抱有預期。
- 川普政府向 Intel 注資 50-60 億美元 + 持股 10% → 以確保其晶片代工控制權。
- 目前帶動美國經濟的動能已從:消費→ AI 等前瞻性產業。
- 美國估值最高的獨角獸企業為 SpaceX (3,500 億美元)、OpenAI (3,000 億美元)。
經濟數據
- 美國 Q2 GDP 年增率上修至 3.3%,高於初值 3%
- GDP 上修主因:企業投資大幅增加,其中運輸設備投資、智慧財產產品投資額創 4 年最大增幅。
- 出口額:增長約 5 個百分點,創歷史新高。
- 國民總所得 (GDI):Q2 +4.8%,反映企業利潤成長。
- 稅後非金融企業利潤率:維持在 15.7% > 疫情前均值。
- 數據中心對經濟的拉抬效果 > 實體零售:新一輪的成長動能來自企業擴廠與 AI 中心建設,而非傳統民間消費。
就業市場
- 上週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下滑至 22.9 萬人 < 前一週 23.4 萬人 → 就業市場表現不錯。
- 即使聯邦政府裁員,勞動力市場仍因供給側改革 (驅逐非法移民) 出現輪動,帶動薪資上漲。
- 佛州因非法移民司機違規,於農產品檢查站增設聯邦移民哨點,大規模抓捕非法司機。
- 緊縮政策導致卡車司機缺工,薪資上漲,美國本土司機年薪達 54,320 美元 >> 非法移民司機。
聯準會動態
- 聯準會已全面開啟降息循環。
- 儘管面臨川普施壓,聯準會主席鮑爾仍在 Global Finance 2025 年全球央行總裁評比中獲 A+ 評價,與丹麥、越南央行行長並列第一。
- 鮑爾反映的是委員會共識,而非個人操縱。
- 主權債信用違約掉期 (CDS) 維持低檔 → 市場未因聯準會可能受干預而恐慌。
- 短天期國債收益率下行,長天期則大幅走高 → 市場預期降息幅度可能擴大,但也擔憂其副作用。
台灣市場
景氣概況
- 7 月份景氣對策信號燈:29 分。
- M1B、股價指數、營業氣候測驗點、批發零售業景氣燈號多顯示為藍燈、黃藍燈。
- 台灣經濟走緩主因:央行緊縮、製造業信心不足、零售業內需收縮。
7 月份領先指標
- 持續下降至 98.96。
- 主要拖累因素:外銷訂單、氣候測驗點、新開工樓地板面積、勞動市場進入率。
- 股價指數年增幅動能不足,市場心態趨於保守。
- 但全台電力景氣指數仍在擴張 → 製造業用電強勁,部分產業仍支撐整體景氣。
- 7 月份批發、零售、餐飲業營業額主要受汽車銷售拖累。
- 若調降關稅、貨物稅,零售業有望轉為年增。
- 風災豪雨致菜價、豬價飆升。
- 豬隻數量自 5 月的 54 萬頭降至 39 萬頭,加上節慶需求推升價格。
- 部分小學營養午餐豬肉供應出現棄標,團膳業者或將小幅虧損。
- 央行緊縮政策 (M1B 持續藍燈) 已衝擊市場,房市、車市交易冷清,零售業僅勉強反映通膨。
房市
- 全台十大重劃區待售量創 5 年新高,約 1.8 萬戶,佔總在售戶數 1/3,新北、桃園有 7 個重劃區上榜。
- 建商成交價鬆動有限,多以附贈家電、裝潢促銷,買賣雙方持續博弈。
- 行政院長卓榮泰表態:認為應適度放寬金融管制。
- 央行「72-2」等政策導致 7 月份房貸餘額僅增加 240 億,首購民眾連新青安貸款都難以貸滿,銀行放貸顯著收縮,導致民眾根本貸不到款。
- 若適度放寬第二戶房貸管制,可望刺激房市。
- 台灣金融存款餘額於 2024 年末達 62.5 兆台幣,年增 5.7%,為全球財富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 → 市場資金充裕。
- 儘管央行實施打炒房政策,台灣房價修正幅度有限,表現相對中國市場穩健。
皓哥笑話 (七夕笑話)
0:37 口紅
- 祝大家七夕快樂,現在買禮物還來得及。
- 一個人也沒關係,也可以送她一支口紅嘛。
- 至少她在親別人的時候,你也會有參與感。
23:08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 一個男的問妹子:「哎,七夕了,你喜歡什麼花?」
- 那妹子羞答答地說:「我喜歡兩種花。」
- 男的說:「哪兩種?哥哥送給你。」
- 妹子說:「有錢花、隨便花。」
- 那哥哥笑了說:「哈哈,你真美。」
- 妹妹說:「真的嗎?我哪裡美?」
- 那個哥哥說:「想得美。」
- 所以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嘛。
30:28 買多少才送
- 一個男的經過花店,那老闆娘說:「先生,買點花吧。」
- 男的說:「買花做什麼?」
- 老闆娘說:「今天是七夕情人節,買花送女朋友。」
- 那男的說:「真的嗎?買多少才送?」
- 所以得失心不要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