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583 | 🌲
節目金句
- 「我就喜歡你可能是埋頭苦幹,你根本就不太懂資本的人,我喜歡這種怪咖,就是你是整個撩進去做遊戲。」
- 「從本來只有我一個人的時候,老實講,我那個心態就是說死了算了,來都來了,就是『我來都來了,這就是我的使命之一』。」
- 「我就是要把這筆錢花出去,我就是要對自己交代。」
- 「你絕對不可以讓這些人失望。...現在就變得是一個非常有使命感的事情,就是一定要把它做好,因為太多人相信這件事情了。」
- 「我們沒有辦法去知道說一個東西是不是一定會賣,因為那有太多的因子在裡面,可是呢,我們基本上可以知道哪些東西會掛掉,會掛掉的東西可能看得出來,但是會不會賣不知道。」
- 「想像力就是你的超能力啊。」
- 「財富自由,不代表時間上會自由。而且財富自由是一個很困難的定義。」
- 「心性投射出去的世界,呃,就是你感受到的一個世界,它其實是根源在你的內心裡面,而不是外面的世界怎麼樣去做變化。」
- 「你真的想要去成就一些事情的人,你是要有所犧牲的」
Mind Map
提及個股
- 美股:NVIDIA (NVDA)、Broadcom (AVGO)、Applied Optoelectronics (AAOI)、Credo Technology Group (CRDO)、Astera Labs (ALAB)、Tesla (TSLA)
- 台股:0050
三句話總結
- 癌大創立「肖楠資本」,投入台灣遊戲產業,目標是協助潛力團隊,實現產業「全覆蓋」。
- 投資策略聚焦強勢股與族群輪動,強調「想像力是你的超能力」,鼓勵把握初期夢想型題材。
- 持續聚焦光通訊、CoWoP、Cordelia 等新技術題材,操作上鎖定右上角強勢股與族群輪動,等待回檔加碼機會並嚴控槓桿成本。
投資建議
- 創業者應投入自有資金 (skin in the game),並掌控過半股權,以維持決策權與避免股東紛爭。
- 識別市場共識:市場共識多存在於「右上角」強勢股,這些股票在急跌後也常有急彈,應避免投資長期橫盤或下跌的「便宜」股。
- 海外槓桿使用警示:海外券商槓桿成本高 (可能 >10%),非專業者應避免使用,以降低風險與盯盤壓力。
- 保持想像力:初期夢想型題材應積極看待,關鍵在於「先做、先買」,及早布局並隨時修正策略,避免等確定後才進場。
- 市場輪動快速,須靈活跟進,但保留資金等待更大幅度回檔加碼。
- 台美股不傾向做空,因台美股位階高、支撐線多,預期下跌空間有限。
- 景氣燈號轉弱可能帶來修正,但幅度預估有限,持續依市場輪動操作。
肖楠資本
成立宗旨
- 協助台灣遊戲產業,尤其是有潛力但可能遭遇資金或士氣困境的開發團隊。
- 癌大身為資深玩家,視此為使命,即使虧損也願意投入。
資金來源與規模
- 不募散戶資金:不向散戶募資,避免資金不足與意見過多。
- 採「3F」模式:資金來自 Family, Friends, and Fools (快樂好朋友、快樂寶貝),對遊戲充滿熱情並對台灣遊戲抱有夢想。
- 初期資本:約新台幣 4500 萬元。
- 癌大出資 >50%,確保決策主導權,避免股東意見不一的營運困難。
- 未來資金目標:在 2026 年資產管理規模 (AUM) 達到新台幣 3 億元,目前已達成一半
- 透過「決定性的勝利」吸引更多投資者加入,形成良性循環。
- 現階段資金充足,專注尋找優質團隊。
投資哲學與團隊挑選
- 被動等待不如主動出擊:初期開放海選收到許多不成熟甚至意圖詐騙的提案,後來由深諳遊戲圈的股東協助,主動尋找那些專注開發、不輕易尋求外部資本的強大團隊。
- 股東皆為電玩愛好者,能有效辨別潛力團隊。
- 喜好優先:優先投資「酷東西」,即使成功率不確定。
- 投資案例:《紅眼露比》(杯狗遊戲)、《NINE RAMPAGE》(本氣遊戲)。
- 不透過節目操作情緒或影響市場,強調市場機制驗證遊戲價值。
長期願景
- 實現台灣遊戲在 Steam 與全球市場的「全覆蓋」。
- 提升台灣遊戲產業高度,吸引更多資金投入。
市場分析與投資策略
台股 (08/12)
- 加權、櫃買指數於 11 點同步跳水,尾盤加權回穩,櫃買留下長上影線。
- 櫃買相對弱勢:留有長上影線,暗示上方有壓力,可能是前期套牢區的賣壓。
- 警戒訊號:長上影線且出大量,被視為進入「警戒區」,但單日 K 棒不足判斷反轉,需觀察後續。
- 關鍵觀察點:出大量 K 棒的底部不應跌破,若跌破可能進入回檔。
判斷行情與部位調整
- 避免武斷判斷:不單憑一根 K 棒判斷短線反轉,以免頻繁止損或錯失機會。
- 優先汰弱:若市場出現回檔跡象,應優先出形態較差股票。
- 避免溫和上漲後轉跌的個股:這類股票跌破均線後容易轉為壓力。
- 強勢股的韌性:極度強勢 (如連鎖漲停後進入處置) 的股票,即使短期回落或打開漲停,有時反而是切入機會。
- 「右上角」效應:市場共識多體現在持續創高的「右上角」個股,急跌後也較易反彈。
- 散戶常規避高價股,轉而購買便宜股,但便宜股可能持續假突破與震盪。
- 動態調整持股:癌大因應市場輪動調整持股配置,將資金自表現不佳的個股轉向基本面佳、受市場青睞的強勢股。
近期熱門族群
- 近期熱門族群:軍工股、板材、PCB、CoWoS 題材、SLP 相關類股、PCIe、CPO
- CoWoS 題材:持續發酵,相關設備股也鎖定多根漲停並進入處置。
- SLP 相關類股:去除載板後的 SLP 概念同步受惠,小飆股多點開花。
CPO
- 癌大過去曾因過度考察而錯失此題材,但目前市場上光通設備已開始放量,證明 CPO 已從幾年前的「夢想」變為現實。
- 癌大曾因實地考察發現光通訊技術實際應用 (100G) 與市場炒作 (400G/800G) 脫節,選擇避開光通訊股,導致錯失後續漲幅
- 過度理性考察可能導致失去「想像力」,而「想像力就是你的超能力」。
- 案例提醒:市場初期看似天馬行空的概念 (如 CoWoP、Cordelia),一旦進入量產階段,股價多已大幅反映。
美股焦點與趨勢
- 產業熱點轉移:除 Broadcom、NVIDIA 外,癌大關注光通訊線材股 (AAOI、Credo、Astera Labs)。
- Astera Labs:受台灣人關注度高,交換器題材受到資金追捧,處於強勢進攻階段的標的。
- 風險管理策略:對強勢標的應設好停利與停損,不一定全數出清,視其基本面與未來潛力彈性調整。
- Broadcom:持續加大對 CPO 的投入,ASIC 陣營轉向多晶片串接與跨資料中心叢集,提升 scale-up、scale-out 能力。
- 晶片間與對外傳輸技術:近期市場關注焦點,包括 InfiniBand、PCIe 等架構。
QA
癌大如何為未成年子女投資美股?
- 主要投資台股 0050 ETF,美股部分視為未來資產繼承,無需嚴格區分。
如何在海外券商開槓桿?
- 成本考量:海外券商的槓桿成本通常遠高於台灣
- 風險警示:海外槓桿費用高昂且潛在風險大,非專業交易者應避免過度使用,以免增加不確定性與盯盤壓力。
- 常用海外券商:Firstrade、IB (Interactive Brokers)、Charles Schwab。
- 癌大在美股開槓桿偏好:兩倍槓桿 ETF、美股指數期貨、較長天期的期權 (≥6 個月),來實現槓桿效果。
財富自由
- 財富自由不代表時間自由,且標準因人而異。
- 剛進市場時的目標:一年多 40 萬即可滿足
- 如今資產每日震盪可達 4000 萬,卻不覺得已「夠了」
- 關鍵在心境調整,世界的感知來自內心的慾望與感受,而非外界變化
- 若能接受簡單生活,並維持相對收入較低的開銷,全家都可感到快樂,即是自由
- 即便還在上班,也能因不必為收入煩惱而輕鬆面對
- 即使賺到錢,多數情況仍需工作,並非財富自由後就完全不用上班
- 人們常對「達到某種條件後會更幸福」抱有憧憬,但實際情況往往不同
全職投資門檻與心態
- 「1 百萬全職投資」需看幣別
- 美元:一定可行
- 台幣:單身者可嘗試,有家庭者難度高。
- 實務經驗
- 有人資金不到 1 百萬就全職,常透過加入交易室或替人操盤抽成。
- 多數人高槓桿操作,成功率不低,但失敗案例也不少。
- 心態與犧牲
- 若追求成就,需接受生活品質下降,甚至節省到極端 (跳餐、吃廉價餐)。
- 雖非每個人都需如此,但這是許多全職交易者的真實寫照。
被自己割韭菜?
- 過去 3~4 年帳號報酬大幅勝過 QLD,近期策略失靈,本月連續 20–30 次停損,新帳號反而資產數度翻倍,是否等於被自己割韭菜?
- QLD:追蹤 NASDAQ-100 指數、每日報酬放大 2 倍的槓桿型 ETF。
- 策略會隨行情不同而時靈時失
- 推測出現巨大差異原因:原帳號近期密集停損,新帳號應是使用高槓桿,並做突破追價策略
- 當前行情特徵:飆股頻出,一路上漲
- 缺乏風控者短期獲利最大,但行情反轉時可能一次虧損巨大
- 推測策略差異
- 舊策略:區間交易,上下緣操作
- 新策略:突破追價 (紅 K / 美股綠 K 策略)
- 趨勢行情下突破追價容易快速翻倍
Astera Labs 的 Scorpio
- 市場普遍押注 Scorpio,有望在特定應用挑戰 Broadcom,傳聞效能甚至優於對手。
- 正處於 scale-up 與 scale-out 雙向擴張階段,題材熱度與成交量可望持續。
- 自下而上 (Botom-up) 供應鏈檢核結果:投片動能強勁,市場喊成長 10 倍,實際觀察為約 5 倍,落差來自基期不同 (6K 片 vs 2K 片)。
- 整體展望:明年營運前景偏正向
資金不多分散風險意義不大,全押 Tesla 是否有問題?
- 癌大認為這屬個人風險偏好,無絕對對錯,但應經過歷史回測與情境模擬確認風險承受能力。
- 肯定 Elon Musk:CEO 描繪願景是常態,癌大認為 Musk 並非「畫虎爛」,因為他承諾的大方向目標最終多能實現。
- Tesla 的歷史風險:提醒投資者注意 Tesla 歷史曾多次「腰斬」,應評估若再次出現,是否會造成資金斷頭風險,這是關鍵風險評估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