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586 | 🐐
節目金句
- 「成長,是因為你遇到了一些挫折、挫敗、你被騙、你被仙人跳,或者是說有一些那種,怎麼講,就是你敬重的人,他不敬重你,他不給你面子。然後或者是你很希望發生的事情,就後面沒有發生。就是你是遇到各式各樣的事情之後,你就會慢慢長大。」
- 「人生的目標是非常明確,目標就是要賺更多錢,那如果可以用更有效率的方式,或是更省時間的方式去賺錢,那何樂而不為?」
- 「所有的累積都是有意義的,真的所有的,不管你今天可能最後面證明說這件事情是做錯,可是這個做錯的這一件事情的本身可能也在後面會幫到你」
- 「你重點是要賺錢嘛,不是來拚對錯嘛」
- 「克服自己的心態可能真的是蠻重要的一環」
- 「忍住自己的脾氣是家和萬事興的最核心的東西。講都很簡單,做很難」
- 「當你失去身體健康之後呢,你就會發現其他東西都一切都不重要」
- 「人生痛苦都是來自於跟人家比較」
- 「以前你看到崩跌你都超害怕,因為你隨時都是槓滿的狀態。可是現在看到崩跌的時候是很高興,因為你知道有些人又要犯傻了」
- 「我們還是會盡可能的,就是各種東西丟出來,我們都去查一l下,除非那種是很明顯看得出來是唬爛的」
提及個股
三句話總結
- AI 模型發展進入削價競爭階段,看好 Google 在伺服器、ASIC 的持續領先與應用層潛力
- 投資策略強調持續學習、克服比較心態、把握恐慌時機,並以部位管理優化強勢股操作。
- 美國政府為籌措財政強化干預企業;AR 眼鏡具取代手機潛力,但普及仍受技術成熟與成本效益制約。
投資建議
- 持續學習並優化策略:即便已有穩定獲利方法,仍應追求更高效率與省時,過去累積即使曾是錯誤,關鍵時刻仍可能發揮作用。
- 克服比較心態:市場中總有人賺得比你快,過度比較會帶來痛苦,能從市場最飆漲的類股中分到一杯羹,即便不多,也能幫助釋懷並克服比較心態。
- 善用市場恐慌:恐慌性下跌時不應害怕,反而應視為「撿屍體」的機會,從中獲取收益,但要保留彈性,不要隨時槓桿滿載。
- 優化指數報酬:指數投資要超越市場報酬,可從降低交易手續費、持有成本、稅務優化著手,如透過 期貨轉倉、借券操作 來節省稅負。
- 謹慎看待消息:即使看似假消息,也應認真考察市場各種消息,若為真就能賺到錢,重點在於賺錢,而非爭對錯,許多消息一開始看似假但後來證實是真的。
肖楠資本發展
基金性質與股東理念
- 規模持續擴大,吸引更多資金加入,包含意想不到的參與者。
- 多數股東與癌大心態一致:相信標的機會並願承擔風險。
- 基金為「Evergreen fund」(常青基金),願意長期陪伴團隊成長,無特定套現或出售團隊的規劃。
- Evergreen fund:無固定到期日 (無壽期) 的基金結構,基金可持續募資與投資,資產處置回收款可再投入,而非在固定年限清算返還。
- 因方向明確,吸引務實 (no bullshit) 且目標清楚的股東。
經營目標與佈局
- 核心目標為擴大 AUM (assets under management),實現「台灣遊戲全覆蓋」:投資所有能上架 Steam 的台灣遊戲。
- 投資理念為「廣泛覆蓋以提高勝率」,尤其在規則熟悉的領域。
- 對資金永續發展樂觀。
- 新股東多受媒體報導與朋友轉發影響,對酷炫題材有興趣。
未來展望與挑戰
- 首個決勝點將在投資作品正式上市推廣時的表現。
- 成功的定義不應完全放在單一節點,因為重大勝利可能發生在後期。
- 期望股東能認同此認知並共同承擔風險。
市場話題
比較心態
- 過去因他人快速獲利,如朋友高槓桿後迅速回本並再創新高,而感到痛苦,體會到「人生的痛苦來自於比較」。
- 癌大持有較偏「學院派」與「主流外資派」的股票,與持有飆股者相比漲幅落後。
- 自身部位雖有成長,但因他人賺得更快而產生心理落差。
- 自身比較大的標的:台達電 (Delta) 以前都沒有人要的,突然間大家都要,近期一直漲。
- 過去 2 個月,成功從光通股獲利,即便金額不多,也算對自己有交代,克服比較心態。
- 4 月市場崩跌前,癌大已進行減碼,崩跌時未再減碼。
- 過去崩跌會感到害怕,但現在已轉變為「看到崩跌會笑」:視為「收人家屍體」機會,可藉此「嚕爆羊毛」。
- 短期內透過操作成功拉回部分績效,證明短線操作實力仍在。
- 認為當市場下跌時,有人會「犯傻」亂殺,提供進場機會。
持續學習與策略優化
- 堅信「活到老學到老」:即使已有穩定方法,仍尋找更有效率的做法,必要時調整整體規劃。
- 曾嘗試跟隨朋友操作「超級強勢股」(垂直噴出型),初期因不熟悉不敢重倉,即使獲利也微不足道,感到沒有意義。
- 領悟到所有的累積都是有意義的,即使是過去看似無意義的學習或錯誤,最終都能在關鍵時刻派上用場。
- 許多技術派的核心觀念相似:只買上漲股、最強勢的股票,而非持續下跌尋找價值發現區間的股票。
- 曾專注於「突破第一、第二根」的策略,但發現此策略已變得高度競爭,勝率降低,常遇到假突破、洗盤。
- 優化策略:減少停損次數,調整為小部位試單,待走勢明確後再加碼,透過部位控管提升交易。
- 現在已能操作「完全拉出去,甚至進入處置」的強勢股,感到非常開心。
- 策略具週期性:當某策略變得有利可圖,競爭者會增多,報酬率會變薄,待熱度退去後才可能再有效。
美國政府與經濟觀察
美國入股台積電?
- 市場傳聞,如併購案、漲價消息,即使最終證明為假,仍需認真看待並考察,因為若為真可帶來獲利,重點在賺錢而非爭對錯。
- 美國政府不會入股台積電,但「美積電」議題仍被市場用作下跌藉口。
- 癌大認為美國曾討論入股台積電的可能,並透過放話觀察市場反應。
- 關稅策略除圍堵中國,更在於「真的要錢」:要求盟友與企業分擔軍費與產業投資。
- 補貼:從以國家為單位 → 逐案、以公司為單位
- 鼓勵在美投資換取關稅豁免。
- 具對美投資潛力的矽基代工廠:台積電、世界先進、聯電、力積電
- 台積電回應:即使沒補貼,也會投資美國,但股權應由市場機制收購,以保障原股東權益。
- 美國政府現轉而入股 Intel,未來可能要求無晶圓廠設計公司分配部分訂單給 Intel,以政策扶植。
- 政府直接干預民間企業,向企業要錢的作法越來越普遍,尤其在川普政府任內更為明顯。
關稅與通膨預期
- 企業減稅最終可能以關稅補足,印證「羊毛出在羊身上」。
- 台灣出口商有能力轉嫁關稅成本,實際成本多由美國進口商、消費者承擔,而非海外廠商。
- 政策效果不會立刻反映在通膨數據上,需要等待全面復甦,當 AI 以外的產業也復甦時,關稅效應恐推升未來通膨。
- 聯準會雖具滯後性,但部分判斷正確,後續將有實際影響。
- Meta 擬向 Google 包下更多伺服器運算量,Apple 也可能採用 Gemini、OpenAI 模型 作為 Siri 的底層。
- Apple 目前缺乏自家大型模型,勢必要採外部方案。
- AI 模型競爭已白熱化,後進者若無強大執行力,投入巨資開發自身模型可能徒勞無功。
- Apple 策略可能類似 Safari 綁定 Google 搜尋並收費:以他人模型槓桿、降低自家資本支出。
- Apple 仍需在 AI 進行更多優化,但在主流競爭領域撮合他人模型並收費是好選擇。
模型商競爭
- GPT-5 剛發布時聲勢浩大,定位為「all-in-one」:以內建路由分流難易問題
- 消費者普遍認為 GPT-5 沒有顯著提升,模型迭代間的驚豔感已降低,未來可能進入削價競爭。
- 削價競爭將利於消費者、軟體層應用,但模型開發的樂觀程度不如市場預期。
- 曾有狂想認為模型商將吞噬一切:未來所有應用都由強大 AI 模型取代,甚至本地端 AI 模型能自動生成應用程式。
- 此發展狀態可能性低,架構於模型之上的「應用層」仍將持續發展,Apple 做好應用介面,並使用他人模型即可。
- Google 曾被視為 AI 時代的受害者,因 AI 搜尋會減少廣告收益,但隨著 AI Overview、模型表現提升,有望在新的 AI 市場獲得巨大市佔。
- 對 Google 持續看好,尤其高度仰賴其 NotebookLM。
- Google 在美國 3 大雲中表現最強,新產能快速被租滿或售罄。
- 受惠於 Meta 大額採購、Apple 可能採用 Gemini,Google 伺服器業務形成利多。
- 在 ASIC 發展上領先,優於 Amazon (Annapurna、Trainium)、Microsoft (表現不如預期)。
- 潛在變局:Google 若決定對外販售 TPU (不只是雲端服務),將對市場產生巨大影響。
- 目前即便不販售 TPU,Google 在競爭中仍具優勢,其伺服器、數據中心產能持續供不應求。
- Google 相關的供應鏈也是持續關注的對象。
QA
如何透過指數投資獲得超越市場的報酬?
- 成本面
- 手續費、持有成本比別人低 → 報酬自然較高。
- 使用期貨:持有成本低,轉倉時有機會賺到逆價差,特別在市場波動大、不看好未來時。
- 單一口數轉倉成本差異大:有人 20~30 元,有人很高,取決於成交量。
- 稅務面
- 借券出去:若被放空賣掉,股息將以「資本利得」方式返還。
- 台灣資本利得不課稅 → 可避免股息稅。
- 缺點:很多人都在做,掛很低的出借費率也未必成交。
- 槓桿不算「優化」,只是換取更高風險報酬。
- 開槓桿雖能放大報酬,但代表風險更大,容易斷頭。
- 即便獲得兩倍報酬,也不代表配置更好,因為風險不同。
AR、VR 眼鏡是否能取代手機?
- 癌大會購買 Meta 相關產品:眼鏡、各代 VR。
- VR 眼鏡:
- 厚重、普及性低,取代手機機率小。
- 定位:偏向家用電腦、生產力工具,是進入虛擬世界的入口。
- 輕薄化誘因在於長時間佩戴,而非戶外使用。
- AR 眼鏡:
- 取代手機的機率較高,外觀類似太陽眼鏡。
- 若能實現手機所有功能,並透過投影提供 AR 畫面,將是可接受的未來行動運算裝置。
- 現階段限制:Meta Ray-Ban、HTC 新眼鏡仍需連接手機,定位更像智慧手錶,是手機的延伸應用。
- 未來發展:若能內建大電量、算力、通訊並可獨立運作,才可能成為新一代行動裝置。
- 無人機應用:
- 現階段 VR 更適合控制無人機。
- 成本與實用性考量重要,如:光纖連接 7–10 公里以上不切實際,設備過重。
- 相較高成本的眼鏡,用 VR Goggle 操控無人機更務實。
4 月崩跌時有無減碼?
- 當下沒有減碼,但在之前有先減碼,仍抱 80+% 部位往下摔,痛苦但誠實面對。
- 崩跌當下沒有再加到滿槓,因有保留彈性,不會過度擔心流動性風險。
生技股操作失誤
- 「不小心買到」、「加碼追」卻「掛不到價格賣掉」,顯示其投機且不了解交易規則,營業員也不清楚,屬於隨機操作。
- 買到暫停交易、加碼追、掛不到價又不能市價,規則不熟 → 沒辦法回答。
波浪理論
- 以前覺得唬爛,因為很多人自打臉、重畫線。
- 後來遇到朋友帶著學,才覺得有料、有趣,實務操作與書上差很多。
- 波浪操作需「混在市場裡」,不能自己成為買超、賣超第一,資金量體大,過於顯眼的操作會破壞規律,有人確實能藉此持續獲利。
不槓桿台指期
- 已有持續轉倉的台指期部位
- 但大資金不能隨便轉,千萬以上、破億會引來銀行關切,只能拆分部位。
- 小資金比較有彈性,可以隨意轉換、匯兌,不會遇到卡錢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