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per-to-Gold Ratio (CGR)
定義
- 定義:銅價與金價之比,用作景氣與風險偏好的溫度計
- 計算方式:以美元計價的銅期貨或現貨價格除以美元計價的金價,重點在時間序列變化而非絕對值
公式
-
- 範例:$$\text{CGR}=\frac{4.00\ \text{USD/lb}}{2,400\ \text{USD/oz}}=0.001667$$
直覺與解讀
- 比值上升:多對成長與通膨預期有利,有利週期股、工業金屬、價值型與小型股
- 比值下滑:多反映景氣放緩與寬鬆預期,有利長天期公債、黃金、必需消費與公用事業
與利率與資產關聯
- 與利率關係:歷史上與美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多呈正相關,但在政策干預或供給衝擊下可短期脫鉤
- 資產輪動:比值走升時傾向壓抑久期、支持景氣敏感與金融;走弱時拉長久期、偏防禦與高股息
資料來源與頻率
- 取價來源:銅用 LME 3M 或 COMEX HG 期貨,金用 XAUUSD 現貨或 COMEX GC 期貨,替代可用 ETF 比值如 JJC/GLD
- 觀察頻率:日線輔助交易節奏,週線與月線用於景氣判讀與資產配置
實務用法與判讀框架
- 核心用法:趨勢判讀、與 PMI 與信用利差交叉驗證、建立對利率與類股風格的前瞻假說
- 交易框架:比值同時站上 50 日與 200 日均線且斜率>0 時偏多週期資產;跌破長均且斜率<0 時提高防禦與持債比重
- 量化提示:以 z-score 標準化比值、回測時納入交易成本與執行滯後
風險與盲點
- 供給衝擊:礦難、罷工、出口限令會扭曲銅價訊號
- 美元與流動性:美元走勢同時影響銅與金,需剝離外生匯率效果
- 基期與單位:不同單位與基期不宜做橫向絕對值比較,須聚焦同源資料的相對變化
- 噪音問題:短線噪音高,不宜單獨作為入場依據
延伸與替代指標
- 工業/貴金屬比:GSCI Industrial/Precious 有助降低單一金屬偏差
- 交叉比值:銅/銀比、銅/油比可輔助驗證製造與運輸動能
- 利率回歸殘差:以銅金比回歸 10 年期殖利率觀察殘差,偵測資產定價與基本面背離
監控清單與執行
- 監控清單:銅金比趨勢、DXY、10 年期美債殖利率、信用利差、主要礦商供給新聞、政策性金屬儲備與出口管制
- 執行重點:統一資料頻率與時點、以週月線做決策、與 PMI>50 與庫存去化同步時提高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