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CD 領先指標
OECD Leading Indicators
定義
- OECD Leading Indicators (OECD 領先指標) 是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 編製的一組綜合性經濟指標
- 目的在於提前預測主要經濟體的經濟活動轉折點,例如擴張、放緩或衰退
- 屬於「領先型指標」:通常在經濟實際變化發生前 6~9 個月就會顯示趨勢訊號
組成與計算方式
- 基於多種經濟數據加權組合而成,常見構成項目包括:
- 製造業訂單量
- 企業與消費者信心調查
- 股價指數
- 利率差 (長短天期利差)
- 原物料價格
- 每個成員國及主要經濟體 (如美國、歐元區、中國) 均有獨立計算,並可彙整為全球領先指數
- OECD 採用標準化處理,將數值基準設定為 100:
-
100:經濟活動高於長期趨勢,可能正處於擴張階段
- <100:經濟活動低於長期趨勢,可能接近放緩或衰退
-
實務應用
- 政策制定者:作為貨幣與財政政策的前瞻觀察工具
- 投資分析:預測景氣循環變化,輔助資產配置與風險管理
- 國際比較:分析不同國家或地區景氣變化的同步性與差異性
限制與注意事項
- 依賴歷史關聯性,當經濟結構或政策環境出現重大變化時,預測準確度可能下降
- 部分成分數據更新頻率低,可能導致短期內對快速變化的經濟情勢反應遲緩
- 不應單獨依賴,需搭配其他即時與落後指標綜合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