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 Channel Liquid Cooling
定義
- 技術定義:MCL 是一種先進的液冷技術,透過在散熱元件 (如:冷板、半導體基板) 中蝕刻出寬度僅有數微米的微流道,讓液體冷卻劑在其中高速流動以帶走熱量。
- 物理原理:液體的熱傳導效率遠高於空氣,約為 50-1000 倍。MCL 技術利用此特性,並藉由微通道設計,使冷卻液體能更貼近熱源,大幅減少熱阻與散熱模組的體積,顯著提升熱交換效果。
主要優勢
- 高散熱效率:能有效冷卻如 CPU、GPU 等高功率密度電子元件,解決其產生的廢熱問題。
- 節省空間:微通道冷板的體積遠小於傳統散熱鰭片,更適合應用於高密度與小型化的電子產品設計中。
- 溫度控制精準:有效降低元件的熱點 (Hot Spot) 及表面溫度梯度,進而提升系統的穩定性與使用壽命。
- 可客製化:微通道的設計可依據晶片的功率分布進行調整,優化流道形狀與佈局,達成最佳化的散熱性能。
應用情境
- 高效能運算:資料中心伺服器、AI 加速器等設備的晶片散熱。
- 小型化電子產品:物聯網 (IoT) 裝置、高效能筆記型電腦等。
- 高階應用:在部分設計中,微通道結構被直接整合於晶片頂部的散熱蓋板 (Micro Channel Lid) 中,實現更極致的散熱效能。
技術挑戰
- 製程複雜度:需要蝕刻、鍵合 (Bonding) 等精密製造技術,製程相對複雜。
- 可靠性要求:量產良率與材料的可靠性是關鍵,特別是在耐高溫與防洩漏的設計上需有高度保證。
一線散熱模組廠
- 健策 (3653)
- 核心優勢:精密金屬加工與沖壓技術。其利基在於提供與晶片模組直接相關的關鍵零組件,具備高度客製化與高可靠度的特性。
- 主要產品:GPU 均熱片 (Vapor Chamber)、ILM (Independent Loading Mechanism) 扣件、液冷散熱模組的冷板 (Cold Plate)。健策的價值在於其能整合晶片封裝與散熱介面的能力,確保壓力與熱傳導的均勻性,是 NVIDIA 等晶片大廠不可或缺的供應商。
- 奇鋐 (3017)
- 核心優勢:系統級散熱整合能力與規模經濟。奇鋐不僅提供單一零件,更專注於提供整機櫃的液冷解決方案。
- 主要產品:液冷冷板、分歧管 (Manifold)、CDU (Coolant Distribution Unit)、快接頭等。其優勢在於能直接與雲端服務供應商 (CSP) 合作,提供從元件到機櫃的全方位散熱設計,具備強大的系統整合實力。
- 雙鴻 (3324)
- 核心優勢:技術布局廣泛,積極投入前瞻性散熱技術。
- 主要產品:除了液冷散熱模組,亦投入浸沒式液冷 (Immersion Cooling) 等新興技術的開發。雙鴻的策略是提供多元化的產品組合以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技術的廣度是其主要特點。
系統整合與 ODM 廠
- 廣達 (2382) / 緯穎 (6669)
- 核心優勢:作為伺服器代工龍頭,具備整機系統設計、驗證與生產的龐大實力。散熱是伺服器系統設計的關鍵環節,廣達與緯穎能從系統層級進行最佳化,並與一線散熱廠緊密合作,將散熱方案導入終端產品。
- 鴻海 (2317)
- 核心優勢:垂直整合能力與全球供應鏈管理。鴻海不僅是伺服器代工巨頭,也透過旗下子公司布局散熱關鍵零組件,能提供客戶高度整合且具成本效益的方案。
- 技嘉 (2376) / 英業達 (2356)
- 核心優勢:長期深耕伺服器品牌與代工業務,對客戶應用場景與散熱需求有深刻理解,能快速導入並驗證新一代的散熱技術。
關鍵零組件廠
- 高力 (8996)
- 核心優勢:專精於板式熱交換器。此產品是 CDU 中的核心元件,負責將機櫃內部的熱能轉換至外部的冷卻設施,技術門檻高。
- 台達電 (2308)
- 核心優勢:在電源與風扇領域的長期技術積累。即使在液冷架構中,CDU、電源供應器等設備依然需要高效能風扇進行輔助散熱。此外,台達電亦憑藉其系統電源與散熱的整合能力,提供完整的 CDU 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