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幣升值影響類股
投資建議
- 聚焦內需、資產、營建、食品、航空、觀光等受惠產業
- 避開出口型電子股與美元資產部位大的壽險股
- 精選個股仍須回歸基本面,評估其獲利成長潛力
- 台幣升值為短期題材,但其對營收與成本結構影響實質,應納入策略評估指標之一
受惠類股
內需消費類股
- 食品股:原料進口成本下降
- 統一 (1216)、大成 (1210)、聯華 (1229)、聯華食 (1231)
- 卜蜂 (1215):台幣升值至 30 元兌 1 美元,成本降 4%-4.5%
- 大成:台幣升值 1%,成本降 0.6%
- 餐飲零售業:進口食材成本降低
資產概念股
- 營建股:土地資產價值提升
- 京城 (2524)、華固 (2548)、長虹 (5534)、達麗 (6177)
- 遠雄 (5522)、國建 (2501)、興富發 (2542)
- 資產股:擁有大量土地與不動產
- 士紙 (1903)、遠東新 (1402)、台肥 (1722)、南紡 (1440)
觀光航空類股
- 觀光股:出國購買力提升、旅遊需求成長
- 雄獅 (2731)、五福 (2745)、山富 (2743)、鳳凰 (5706)、易飛網 (2734)、燦星旅 (2719)
- 航空股:旅遊需求+燃油成本下降
- 長榮航 (2618)、華航 (2610)、台灣虎航 (6757)
重電與基建類股
- 重電股:營收以台幣為主,匯率風險小
- 中興電 (1513)、亞力 (1514):美元營收佔比 <5%
- 士電 (1503):同時具備資產與重電題材
受害類股
電子出口類股
- 電子股:出口導向,毛利受壓
- 台積電 (2330)、聯發科 (2454) 等權值股
- 升值對半導體毛利率影響估計為 -4% 至 -7%
壽險金控股
- 壽險金控:美元資產部位龐大,遭匯損
- 富邦金 (2881)、凱基金 (2883)、新光金 (2888)
- 六大壽險公司 5 月合計稅後淨損 348.91 億元
海運類股
- 貨櫃航運:營收多為美元,受匯損與關稅衝擊
- 陽明 (2609):美國線營收佔比 38%
- 萬海 (2615)、陽明 (2609) 成為外資賣超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