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ion
定義
- 投資人以支付權利金,換取未來在特定時間依合約約定價格交易資產的權利
合約參數
- 參與者:買方、賣方
- 權利類型:
- 標的資產
- 履約價 (Strike Price):交易價格
- 約定時間:履約期限
- 權利金 (Premium):買方需支付,賣方需收取
選擇權種類
- 歐式選擇權 (European Option):僅能在到期日當天行使
- 美式選擇權 (American Option):可於到期日前任一交易日行使
買方、賣方
- 買方:有權,但無義務履行交易
- 需支付權利金
- 風險有限 (最大損失為權利金)
- 擁有是否履約的選擇權
- 賣方:有義務履行合約,無法拒絕
- 收取權利金
- 有履約義務
- 承擔理論上無限風險
- 需繳交保證金
買權、賣權
- 買權 (Call Option):買方支付權利金後,可在到期日前以約定價格,向賣方買入標的
- 賣權 (Put Option):買方支付權利金後,可在到期日前以約定價格,向賣方賣出標的
操作方向與邏輯
- 買進:
- Long Call:預期大漲
- Long Put:預期大跌或持股避險
- 賣出:
- Short Call:預期小跌,或盤整偏弱
- Short Put:預期小漲,或盤整偏強
進場時機示例
- 買權:
- 資金不足先卡位,看好標的大幅上漲
- 例:預計台積電未來漲至 580,買 570 Call
- 賣權:
- 看空或為多單設停損,預期標的大幅下跌
- 例:預計台積電跌至 540,買 560 Put
實務操作重點
- 行情判斷:大波動用買方,小波動用賣方
- 權利金控制:買方最大損失=權利金
- 保證金管理:賣方需繳保證金防追繳
- 到期處理:
- ITM 可履約或平倉
- OTM 買方權利金歸零,賣方全拿權利金
決策流程
- 判斷方向與幅度
- 選擇履約價與到期日
- 計算風險報酬比與保證金需求
- 下單後設停損或對沖
選擇權優點
- 資金門檻低:1000 ~ 2000 元即可取得交易權利
- 延後買賣行為:先鎖定未來價格與數量,再於到期時決定是否成交
- 有權利選擇是否買賣:買方可放棄履約,最大損失=權利金
- 策略靈活:可結合價差、備兌等多種組合滿足不同市場觀點
功能
- 避險:持有現貨時買入 Put 或賣出 Call,鎖定最差價格
- 投機:利用權利金小成本博取方向或波動性放大收益
- 避稅:高股息持有者透過選擇權置換現金股利降低所得稅
風險
- 技術門檻高:交易規則、定價邏輯與策略複雜,不易入門
- 時間價值耗損:買方的選擇權會隨時間流逝而喪失價值,方向不對易歸零
- 價格波動大:權利金受標的波動與隱含波動率影響大,賣方須留意追加保證金風險
- 風險放大:槓桿效果雙向擴大,判斷錯誤時虧損迅速擴大
- 到期失效:合約具期限,無法像現貨長期持有
建議
- 選擇權具備高彈性與槓桿效果,是強大投資工具
- 但風險不容小覷,需對商品特性、履約條件與時間價值有充分理解
- 建議初學者先以模擬帳戶或小額資金實測,逐步建立操作經驗
依標的工具屬性分類
- 標的現貨:銅、鋁、鉛、股價指數
- 標的期貨:銅期貨、鋁期貨、鉛期貨、股價指數期貨
- 衍生性商品:波動率指數等衍生指標
依商品型態分類
- 實質商品:工業金屬、農產品、能源等可實體交付資產
- 金融商品:股價指數、債券、利率等金融性資產
台灣主要選擇權商品
- 指數選擇權:以台指選擇權成交量最大,
- 台幣計價黃金選擇權:採現金結算,市場規模較小
- 股票選擇權:合約規格剛上路,流動性偏低
指數選擇權
- 台灣選擇權成交量逾 98%集中於指數商品,其中台指選擇權常占 95%以上
- 商品屬性:屬歐式選擇權,到期日才能履約
- 點值與權利金計算:每 1 點=50 元,例如報價 100 點→市值 5,000 元
- 交易時段:營業日 8:45~13:45,較現貨市場早開 15 分鐘、晚收 15 分鐘
- 合約月份:同時掛牌近月起連續 3 個月份+接續 2 個季月,共 5 個有效月份
- 例:1 月交易期間同時存在 1、2、3 月與 6、9 月契約
- 報價參考:即時報價表可快速觀察價格敏感度與 Greeks 變化
- 操作提示:
- 高流動性降低點差與滑價風險,適合作為入門標的
- 注意歐式特性:僅到期日結算,若需提前鎖定損益須透過平倉
- 合約選擇應依部位持有天數挑選適當到期月,避免過度時間溢價
- 委託方式
- 市價委託:
- 成交依「市場即時價格」;買方參考賣價、賣方參考買價
- 例:市價買進履約價 16800 買權,若賣價 110 點則預估成交 110 點
- 限價委託:
- 價格必須優於或等於指定價方能成交
- 例:限價 100 點買進同履約價買權,成交價≤100 點方能撮合
使用提示
- 現貨與期貨標的差異在交割方式與槓桿調整
- 實質商品多用於產業避險,金融商品多用於投資與投機
- 台灣市場以指數選擇權最活躍,其次為黃金與個股選擇權
風險提醒
- 選擇權屬高槓桿衍生品,需做好停損與保證金管理
- 流動性較低的商品溢價與滑價風險較高
選擇權價內、價平、價外
- 定義:
- 價內 (ITM):
- 價平 (ATM):履約價 ≒ 現價
- 價外 (OTM):
- 範例:台指現價 18000 點
- 買權:
- 價內:履約價 17800
- 價平:履約價 18000
- 價外:履約價 18200
- 賣權:
- 價內:履約價 18200
- 價平:履約價 18000
- 價外:履約價 17800
- 價值構成:
- 內含價值:僅 ITM 部位擁有,即現價與履約價之差額
- 時間價值:ATM 與 OTM 全部為時間價值;ITM 為內含價值+時間價值
- 操作提示:
- 買方:
- OTM 權利金較低但需承受 Theta 耗損
- ATM/淺 ITM 權利金較高,勝率與 Delta 較佳
- 賣方:
- 常賣 OTM 收權利金,勝率高但極端行情風險大
- 賣 ITM 保證金需求高,風險及潛在收益皆大
- 策略應用:
- 看漲:買 ITM/ATM Call 或賣 OTM Put
- 看跌:買 ITM/ATM Put 或賣 OTM Call
- 風控要點:
- ITM 權利金昂貴,須確認方向性
- OTM 時間價值衰減快,需設定停損/利
- 隨到期日逼近,Theta 加速,應定期檢查部位